他创业之艰难,颠沛流离,永不放弃
刘备虽然拜于名师之下,但因在学校不学无术,又没家世背景,毕业之后没有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。但那时是一个乱世,只要有点头脑、有点志向的人就喜欢出来搞事情,这不,张角这时“挺身而出”领导黄巾起义。
公元184年,黄巾起义爆发。这时刘备才24岁,正青春年少,他因好结交朋友,宽厚待人,身边也聚集一批人,拉起小队伍,准备加入镇压黄巾起义的队伍当中。
这是刘备的创业“启动金”――结交朋友,他没有钱,但可以结交人脉,毕竟出门在外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。刘备也不断践行着自己的梦想,由于镇压黄巾起义有功,被朝廷封为一个小县令当当。但高兴没多久,可能是东汉王朝无力支付这么多的公务员工资,要裁员,刘备自然就在被裁之列,恨不得抽打督邮。
刘备因此走向逃亡之路,弃官而逃,带着关羽、张飞。但是他们为了生计,只能再次应征入伍,于是加入到何进的部队当中。因刘备在作战过程中表现出很勇敢,何进给他一块小地方管理,可是他到那里去任职一段时间,发现这地区盗贼太猖狂,自知无力抵抗,这一次他又弃官而逃。
刘备可谓是颠沛流离,没有稳定的居所,还好有关、张两人誓死跟随,不然刘备还真的有可能坚持不下去。
刘备想了想,无处可逃,于是他来到他的同学公孙瓒管理的幽州,刘备想从同学那里谋得一份官职,公孙瓒看在同学的面子上,奏请朝廷给他一个别部司马做做。
在公孙瓒这里他度过一段安稳时间,可是好景不长。曹操攻打徐州,徐州太守陶谦自知无力抵抗曹操,求助于公孙瓒。公孙瓒于是派刘备与田锴去支援陶谦,刘备表现很勇敢,曹操也因故退兵,取得胜利。
陶谦看到刘备这么勇敢,非同寻常,于是想纳为己用。刘备又跳槽到陶谦的部下,担任豫州刺史,在这里呆了好几年,由于刘备平易近人、仁厚待人,在当地有很好的名声,刘备知名度提高了。
陶谦不久后就去世,刘备被举荐为徐州太守,管理徐州。由于他的仁慈,收留不安好心的吕布,吕布后来叛变,刘备被迫离开徐州,后来又依附曹操、袁绍、刘表等,刘备到处谋取政治资源,最终熬死了刘表,使刘备有一个安身之所――荆州。
刘备就像打不死的小强一样,越挫越勇,永不放弃,使他取得成功。
刘备得到荆州后,三顾茅屋请出诸葛亮,以图统一天下之志。在诸葛亮的谋划辅佐之下,取得汉中之地,建立巴蜀之国,称之为蜀汉,公元221年在成都称帝。
纵观刘备的一生,他之所能够成功,因为他具备这几种品质:永不言败,永不放弃。他的人生道路,可谓是屡遭挫折,大半辈子都在漂浮不定,并时刻面临着生命的危险。但他没有放弃,坦然面对生活的磨难。
第二种品质:宽厚待人,以仁治天下。刘备喜欢结交朋友,并且诚心待人,不然的话关羽与张飞也不可能跟随那么久,值得交往。他上位之后,以仁治天下,受到百姓的爱戴与支持,并且聚集大批谋士如法正、庞统、马超、诸葛亮等,何愁不成功呢?
第三种品质:礼贤下士、知人善任、从谏如流。刘备放低姿态,礼贤下士,三顾茅屋请出诸葛亮,为他的事业成功安上翅膀,助其腾飞。并且按照关羽、张飞两人性格与能力,刘备安排不同岗位给他们,让其充分发挥才能。这也是他的用人之道。
刘备有谋臣,有武将,又占据有利地形,何愁不成功呢?只可惜没能统一天下。从刘备的人生经历我们是否能得到一些启发?欢迎大家评价与关注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